“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安靜的教室中回蕩著一位男同學篤定而有節(jié)奏的朗讀聲。這是我校青年教師李坤寧老師教學公開課《紫藤蘿瀑布》的一個片段。
5月28日上午,我校語文組李坤寧老師的公開課在求進樓五樓初一(14)班舉行,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柳冰及全體初中語文教師到場觀課。
李坤寧老師的課堂從“紫藤蘿”與“瀑布”的“像”與“不像”切入,引導學生注目于紫藤蘿的“盛”。為了幫助學生感悟“托物”和“言志”的妙處,李老師設計了四個主任務:一、自由朗讀,找出文中的描寫句,選定角度展開分析,并在組內(nèi)討論;二、靜聽同學朗讀,勾畫出表達“我”情感的詞、句,理清其變化、思考其原因;三、齊讀抒情段,理解關鍵句;四、“補白”,幫藤蘿花們說出它們的心聲。途中,李老師注重學法的滲透,如圈點批注法、上下文勾連法,讓學生在點滴中積累。最后,課堂在李老師誠摯的寄語中結束。
在之后的評課環(huán)節(jié)中,柳冰書記談到,李老師課前做足了功課,環(huán)節(jié)完整,語言精練,板書清晰。不足在于,學生朗讀較少,未能充分地品出散文名篇的韻味。此外,預設多于生成,提問尚需精心設計。最后,點出“以花喻人”的寫作手法,或能讓學生更透徹地把握主旨。
周丹丹老師指出,李老師很注意點評學生的回答,但評價語少變化,會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進而影響課堂氛圍。此外,忽略學生的答案,只給自己的答案,使學生思考的亮點得不到充分的展現(xiàn)。因此,日后需要注意面向群體講授,并嘗試引導生生互評。
之后,其他老師也紛紛對李老師的課堂優(yōu)點給予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懇切的建議,李老師表示獲益匪淺。
此次公開課為全體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了互相交流與學習的機會,而“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共同進步,正當其時。
(撰稿:李坤寧 審稿:楊?;ǎ?/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