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母校即將迎來六十年校慶的信息,班主任熊華德老師說想起了我,讓我甚是感動?;貞洑q月,自三中畢業(yè)已十余年,我只是母校孕育那千萬學子中極其普通的一員。1999年~2005年,三中蔥蔥的校園記憶了我樸實的中學時光;那個暑期,恩師們一囑托一不舍終將我送進了美麗的南方之強——廈門大學;攜筆從戎,我繼續(xù)求學走上了武器裝備的研究之路,六年半的時光,軍械工程學院的研究室里,多少次伴隨窗外星空翻開日歷新的一頁;博士畢業(yè)后,在軍改的大潮中入職解放軍某研究所,矢志不渝直指強軍。
十余年,如白駒過隙,青春時培養(yǎng)的價值觀、邏輯思維和習性至今伴隨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恩師的一席通話更是將我迅速拉回那片深藏的記憶中。
那時,母校老校門前還有天鵝湖噴泉,每天校門口還有學生代表檢查儀容著裝和出入門秩序,通往主教學樓的林蔭坡道至今仍承載著三中學子的未來之路,辦公樓內(nèi)總是纏繞著希望和憂愁,實驗樓里發(fā)生著化學試管中的奇跡和機房藍鞋套的新奇。從初一到高三教室一年一換,至今走近兩棟主教學都有著無以比擬的熟悉感,黑板上的公式同學讓抄完再擦,課桌上輔導書沒過了俯身解題的同學,后門的門縫永遠是開小差同學的后顧之憂,青春的感嘆至今猶存。還有神奇的運動場,讓年紀輕輕的同窗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兄弟,體育館里的乒乓球室總是要和大爺多說兩句好話才能延長十分鐘的快樂時間。食堂里的飯菜彼時不覺而此刻卻回味留香,內(nèi)部的小賣部總是大家課間百米沖刺的終點。三中的一草一木回憶起來都是那樣的柔和和親昵,只想珍惜所在、珍惜回憶。
那時的我正是無憂無慮,升學就業(yè)好像應該水到渠成,而恩師們的默默鋪路才成就了這一切。記憶中,蔡水娥老師是領(lǐng)我三中求學的開門恩師,她質(zhì)樸而嚴肅的教學作風可能是老一輩教師的典型代表。那時候小學還未開設(shè)英語課程,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留堂背記課文和反復跟讀錄音帶成為蔡老師治學硬招,多少年過去了,曾經(jīng)的幼小的抱怨都幻化為理解的贊許。同樣身為英語老師的熊華德老師,負責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記憶中是從星子優(yōu)選到我校的骨干教師。身為班主任,熊來時嚴謹?shù)膸О嘧黠L猶如他那深邃的眼鏡鏡片,頻繁的加班陪讀、頻繁的為偏科同學義務(wù)補習英語、頻繁的家庭探訪將他不平凡的身影深深鐫刻在我們的心中。還有黃玉華老師權(quán)威的“你給我老實點”、張美玉老師的博學爾雅、邱慧萍老師的端莊大方、謝小媛老師的慢條斯理等等,恩師們的付出潤物細無聲,只待一代代學子對自我的提升和對社會的回報。
現(xiàn)在,休假探親之余,我還會去三中校園里走走,感受母校那份靜謐,看看張貼在校門口的光榮榜,為老師們的堅持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默默點贊,為后來的學弟學妹們祝福加油。離開學校才發(fā)現(xiàn),母校是那個你再也坐不回去卻一直在心中的家。珍惜現(xiàn)在,為母校的明天加油喝彩。
個人簡介:朱仁貴,男,1987年生,九江三中2005屆畢業(yè)生。博士(2015年畢業(yè)于軍械工程學院),工程師。現(xiàn)任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3983部隊(研究所),駐地江蘇無錫。